當網路應用發展到極致,大家一窩瘋追求外在表現,比較功能炫目,相對之下,內容是否紮實豐富,能咀嚼留下回味感受,成了當前媒體人省思的問題。上週我看到 Medium 改版的消息,好奇心驅使下我打開來看,印象中 Medium 取這個名字「媒體」跟部落格不太容易連結在一起,這次我用 Twitter 帳號登入 (沒錯,只許 Twitter 進入,眼裡容不下其他社群帳號,故事稍後細說),想看它變成什麼樣。
Medium 沒有任何酷炫的功能,在你按下螢幕右上角的 New Story,進入一個空空如也的空間,只有加照片的圖案、鍵入 Title 標題和 Subtitle 副標題,以及開始文字專屬的區域 Write your story,如此簡單到你會有回到過去的錯覺。
寫完之後你可以分享到 Facebook、Twitter,也能用 Email 寄送。
Medium 開頭放的照片,選左下角任一顏色,可以變換不同色調,這功能宛如濾鏡後製,說實在用處不大。加上一張限制在 5MB 以下,我得先將照片尺寸縮小,才能放得進去。鍵入文字後想加上照片,只要看見左手邊出現綠色 + 符號,就能從電腦找照片出來,但完全不支援其他網路相簿的連結匯入。文字 highlight 和連結網址部分,只要用滑鼠選取,即會出現粗斜體、引言、段落標題大小,以及「小註解」設定。
我想 Medium 的原意,不在把心放在多媒體的延展上,猶如追求原味烹飪的大廚,少油少鹽即能煮出允指大開的美食,專注在內容,回歸文字的純粹,找回閱讀的原力。對於想重新找回文字帶給人們最初感動,Medium 的復古簡約風格,會吸引一批人想遠離繁華塵囂,捨棄影音多媒體,只想處於僻靜醞釀文字泉湧,放心自在而已。
另一層面,Medium 給人感覺若即若離,雖是自得其樂性質,卻有社群分享功能,喜歡別人的部落格文章,只要在文末按下 Recommend 推薦,不僅可以收集到自己的書籤,也能增加人氣曝光。看完你還能在文章段落右側看到綠色 + 符號,留言給作者,作者能於同一位置回覆,互相交流。文章分類功能,Medium 設計 Collection 設定, 取個名稱,加圖片、標籤和說明,它的作用如同你走進書店,逛到某一區,找到某一本書,想標示為自己的最愛,只要按 Manage Collection,選取你收納抽屜格,那篇文章就成了你的靈感來源,相對別人看到我的部落格文章,也能收進他的部落格。
↓ 看完文章可按 Recommend 推薦,右邊有臉書、推特、Email 分享功能。Suggest a link for further reading 開放網友集思廣益引入其他文章連結。
↓ Collection 功能在替部落格文章分類,同時也是收集文章的抽屜
↓ 讀者可於文章右側留言給作者,表達心中想法意見。當然作者有權刪除留言不予開放。
若有共同創作需求,就能運用 Medium 交互連結功能,收集成為主題文章,適合興趣同好,腦力激盪發表各自成果,又能互為增長,擴大成知識共榮圈。
↓ Medium 創辦人 Evan Williams (右) 和 Biz Stone (左) 大名鼎鼎矽谷鬼才
回到文章開頭賣的關子,怎只能用 Twitter 帳號登入 Medium,還不都是因為這是由 Twitter 共同創辦人 Evan Williams 和 Biz Stone 堅持,三年前離開 Twitter 另闢戰場,孕育 Medium,用 Twitter 帳號無非有意將原有一批有想法想傳達更多故事的人,引導這裡發揮並集結讀者知己。執意要推向有深度的部落格定位,難免曲高和寡,這也是無法擴大成為普遍使用工具的因素之一。然而,對內容的堅持,還是經得起時間考驗,趣味相投的人會喜歡這樣的方式,用 Collection 收集文章、創作發表,還有與作者產生焦點互動,讓人相信部落格會以全新姿態,散發自由獨立風氣,引領媒體匯入一股清流。
★ 希望你喜歡這篇文章介紹,歡迎轉載分享,但請註明出處。可直接聯繫 Julia Lin 的 Google+ 切磋交流!
參考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