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s

Wednesday, May 15, 2013

地圖界的維基百科小巨人 OpenStreetMap 推出 iD 編輯器強化裝備,挑戰 Google Map 寶座

8年來 Google 蟬聯地圖服務的寶座,一直無法被其他勁敵撼動,直到 Google 開始擴大收費範圍,一些小型網站受不了每個月要花數萬美元,紛紛棄守 Google,轉而使用有地圖界維基百科小巨人之稱的 OpenStreetMap (簡稱OSM, 開放街圖),一個由全球志願者自由編輯的免費地圖服務,吸引不少大型網站如 Foursquare、Apple、Evernote 投懷送抱,最近宣布取名代號為 iD 的地圖編輯器正式上線亮相,以嶄新便利的使用介面,期望吸引更多人加入編輯群行列 (目前註冊使用人數超過 75萬人),創造不一樣視界的獨特價值。

openstreenmap01-f

我雖不是熱愛地圖的 Mapper,可是從 OpenStreetMap 的影片介紹來看,對於 iD 編輯器的介面產生好奇。我用 Google 的帳號進入,OpenStreetMap 提供新手上路的練習區,跟著提示我一步步進行摸索,等到正式進入編輯區,感覺奇妙新鮮,從上方加入點的位置,再歸入類型,編輯店的名稱、營業內容及地址,下面還有小巧的按鍵如網站網址、手機、海拔高度、維基百科、資料來源備註等,滿足補充說明的需求。

 

從點到線 (道路)、面 (建築物、設施範圍),iD 介面完全沒有我想像那樣深不可測,而是非常直覺容易制訂標示內容物,幾乎沒有什麼學習曲線,整個編輯過程順暢平滑,難怪不少騎單車愛好者都偏愛用這款地圖服務,下載到 GPS 規劃騎車動線。

↓ 新手上路先進練習區跟著導覽走一遍openstreenmap02-f

↓ 標示地點的類型openstreenmap03-f

↓ 繼續輸入地點詳細資料openstreenmap04-f

↓ 地圖匯出為圖片或 XML 格式openstreenmap05-f

OpenStreetMap 從 2004 年創辦以來,持續秉持開放精神,鼓勵熱情的網友貢獻所知所見,提供第一手地圖資料,比起 Goolge Map,會讓人有「新鮮出爐」感覺,為許多倚靠 OSM 資料的公司,注入即時、彈性與活力的資源,而不是看著過時資訊興嘆。

Google Map 在美國有七成市佔率,6500萬人使用,如今隨著 Google Map 策略改變,不少網站嫌貴而棄用它的 API,改弦易轍用 OSM 的服務,漸漸侵蝕 Google Map 的市場,流量已慢慢地提升。MapBox 推出新一代編輯器 iD,就是要用它進化版的介面吸引更多人加入,透過眾人的力量,豐富在地化圖資的內容,分享給有需要的人。OpenStreetMap 不像 Google Map 是封閉性質,而是「活」的地圖,可想見在未來有越來越多的人投入 OSM 繪製後,將產生一股新的社群力量,推倒因部分商業活動所築起的數位高牆,看見無國界資訊流通的新視界。

參考資料:

 

★ 希望你喜歡這篇文章介紹,歡迎轉載分享,但請註明出處。可直接聯繫我的 Google+ 切磋交流!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