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大家沈浸在 Google Reader 即將關閉的悲傷輓歌中,尋找神似或更好用的替代品之際,我得承認即使試用幾款閱讀器,寫了推薦心得,心中還是不踏實,難道這些就是大家最滿意的服務了嗎?
剛好網友跟我討論閱讀器的另種選擇可能性,因為職業關係,他訂閱數量極多的時尚網站,每天要長時間看流行訊息,仰賴圖片為主的視覺系閱讀器。
建議他先用 Feedly 一陣子再說,我同時網路搜尋研究其他閱讀器,希望能早日幫他解決不久將來要面對的資訊龐大,得以圖看圖的頭痛問題。
當他提出他的需求,我也正好思索閱讀器不只是個人「收集」的閱覽工具,而能夠是一種向外延伸的社群資訊站,讓整合與分享交流成為新型態的閱讀態度,而不是閉門造車侷限於小角落看,更大更寬廣的世界還是等著你我去發掘。
剛好在替網友找他心目中理想的閱讀器工具,我看到在 iOS界算名氣不小的閱讀器 APP 《Flud》,2010年初試啼聲,2011年獲得各大媒體好評,去年開發 2.0版提供 Android 和 Windows 手機用戶使用。
網頁版似乎沒有手機版名聲那樣響亮,Flud 的目標不只是拉攏個人參與,而是整間公司團隊一起加入社交新聞的行列。仔細看 Flud 的收費表,你不難發現,Flud 不會只是贏得漂亮介面的名聲而自滿,持續努力向上提升,求得利潤才能追求更棒的服務品質,獲益將是大家前所未有的知識管理這部分。
看到 《Flud》官網展示使用他們家產品的企業名字,竟然有 Apple 和 Google 這幾家赫赫有名的品牌公司,內部員工交換情報的工具就是 《Flud》,我之前竟然沒發現它,得親自試用才知道它的能耐在哪。
當你用臉書或推特帳號進入,或以電子信箱登記,看見左側包括熱門新聞、共享新聞、我的資訊(My Sources),以及加入資訊與(稍後)閱讀清單。還有一種叫 influencers (達人) 訂閱功能,讓你追隨各行各業的知名人士收集的資訊,這點倒是 Google Reader 始終無法做到的功能,讓探索的嗅覺聞到在興趣項目上耕耘至深的人,如同我們在 Google+ 、推特訂閱特定人物的 Feed,吸收他們分享的資訊養分,不知不覺好似對新聞的敏銳也有所影響。
在你進入 Flud 之前,已經提供你感興趣的新聞推薦表,只要確認來源,在你的閱讀區將加入播放,事後想再放入其他網站,能在空格鍵入名稱,Flud 會為你搜尋出來。下方還有依不同種類,提供給你的推薦網站,只不過都是英文語系,對中文讀者來說,心中深切期盼 Flud 早日到太平洋另一岸來擴展業務,開發中文版以饗資訊飢客。
Flud 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,在每則新聞下方設計留言欄,可增加群體之間的互動,例如設計團隊分享網路資訊,成員發表意見,成了雙向溝通的即時動態,像極了把臉書、Google+ 的社群功能放到另一種獨立空間。
從 Flud 自我介紹當中,公司內有七成員工討厭每天被信給掩沒的沈重壓力,連公司發佈重大決策用一則 Email 傳達消息,要不就是要員工進入 Intranet 進系統看,誰都少了想要繼續看下去的耐性與熱情。
想像走在時代尖端,從事3C產業科技業的環境,老闆不都說要大家懂得吸收新知,收集情報,最好能知彼知己,瞭解客戶的動態與競爭對手的近況。可是,想主動張貼新聞資訊的人,內心深處其實期盼與更多同好互動交流,最好能腦力激盪,發掘想像與創造的可能性。當 Flud 這個交流平台一推出,大家才明白與其花大錢建構複雜不好用的知識管理系統,還不如找一個讓人安心放鬆的地方,讓大家能參與資訊的傳遞與交流,才能匯集激發人才點子智慧,形成公司內部正向循環的知識分享。
Flud 在個人資訊裡設計一個小巧的積分功能,只要你分享 (按下新聞下方的 Flud This)越多,你的 Flud IQ 值就越高,獎勵積極主動張貼資訊的用戶,持續耕耘這塊園地,積分高自然成為 People to Follow 的看板人物。
Flud 著力在提供企業內部員工、專業人士各行各業一個專屬的知識分享看板,讓原本單向資訊的發佈,經由互動交流,成為砥礪進步的成長動力,對創意開發有相當大的助益。老闆們也別花大錢買系統,讓 Marketing 的人自言自語,何不獎勵讓員工成為 Fluder,激發不同觀點的發想,累積為豐富私藏的情報網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