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s

Tuesday, March 26, 2013

隱藏非好友的臉書動態與訊息分享限定的三個小動作

昨天介紹完製作臉書等社群網站大頭照的工具,我記起我從去年就想把臉書所謂「朋友」名單來個「斷捨離」,不是看到某個名稱想不起來他是誰,要不就是三不五時看到他玩遊戲、愛網購,無病呻吟哭天喊地,我們之間從淡如水,到彼此當空氣,從沒互相關心,那個人還算是我的臉書朋友?

fbunfriend08

好吧,大家看到交友請求,顧及不要打破關係,至少都會同意他的加入。可是,我們可不可以做做樣子,不用連動態訊息讓對方看得到吧!?

我先說明,不要再看到對方的臉書動態,主要原因是我想把更寶貴的時間留給我真正關心的朋友。臉書充斥點頭之交,朋友分類又不太聰明,不能像 Goolge+ 可以多個社交圈同時分享,以致我放棄了朋友分類這檔事,只好從別的方式來改善訊息分享的主被動關係。

一、少看「不營養」的內容

有的人出現在臉書,只有「打卡」還是「打卡」,「遊戲」還是「遊戲」,「測驗」還是「測驗」,即使我匆匆略過,還是感覺版面很不「清爽」。於是,我把滑鼠滑到他名稱上方,右下角有「朋友」歸類,將「顯示在動態消息中」的「打勾」取消,下次我不用再被無聊的訊息干擾,雖然有可能錯過深交的機會,但我想成為知心的機率不大,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。

fbunfriend01

二、減少「不必要」的失言

講到 Google+ 社交圈概念才跟得上時代,早期臉書就像是通訊錄大會串,生張熟魏全部都集結一塊,加上隱私安全問題,讓不少人拒而遠之。大家都不上臉書講真心話,就是怕現實生活中同事、朋友、朋友的朋友,還是主管、老闆,親戚長輩,看到你無意間透露的訊息,馬上以訛傳訛,給你無端找麻煩惹是非。要發佈訊息前,請看自己有無顧忌的對象,先歸類「某一圈子」的人,例如「點頭之交」或「被限制的對象」。有人說,乾脆把他刪除(Unfriend)就得了。可是,以我為例子,身為社團管理者,社員經由加入我才能看到社團訊息,要是我把他刪除,豈不落人口實,說我排擠他。我又不能刪他,對他的訊息也不感興趣,好吧,請依第一種方式,把他歸類於「點頭之交」。再到右上角「首頁」隔壁一個看起來像上鎖圖案,到「隱私捷徑」的「誰看得到我往後的貼文?」,進入「自訂」,你將看到我的個人隱私設定裡,隔絕被我列為「某圈子」的人不能看到我的分享訊息。你也能指定某個人再也看不到你的臉書訊息,想必這個人九成九是你討厭的人吧。

fbunfriend04

fbunfriend03

fbunfriend05

三、減少「沒互動」的結交

我們臉書裡所交集的關係有的很簡單,有時卻也得應付人際關係,泛泛之交還算好解決,上述方式可減少百分之八十的洗版,與百分之五十的可能發生在關係圈裡的衝突。我們仍須要在朋友的定義,做更詳細的分類,以及更謹慎的圈選。

有些人臉書朋友有幾百個,甚至上千個,但能為你喝采、加油、砥礪督促,講真心話的人,有幾個呢?

請建立你真正關心的名單,到「朋友」設定一一檢視,你會赫然發現就算移除某個人,他還是可以追蹤你的訊息。唯一能保持距離的方式,就是把他轉到「特定名單」(例如: 被限制的對象、點頭之交),縮小你分享的範圍,排除特定名單的人觀看。

fbunfriend06

你可知道有些人太無聊會看你的朋友名單嗎? 你只要在編輯地方設定「只限本人」就能鎖住不經你同意就隨意瀏覽的小動作,當然也避免你把某個人不當臉書朋友,他從你的朋友名單知道「真相」,產生誤會心結。

fbunfriend07

臉書從朋友的朋友,同學的同學,再到同事的同事,關係層層疊疊,不守住同意加入的準則下,朋友名單出現最多是你熟悉的陌生人,鮮少互動,甚至帶來敵意的關係。除了解除好友這種終極手段,你能從「隱藏」你的塗鴉牆、照片、狀態更新及朋友名單,保護自己的隱私。

每個人使用臉書用途都不一樣,除了工作業務性質外,絕大部分的人使用臉書目的,想與認識的人分享更多生活心情。當臉書沒有你想像那樣參與熱絡,興趣相投互相交集,你的選擇大概只有撤退,還是認真對百分之八十不感興趣內容 Say No,再次擁抱珍惜的家人、知己與值得結交的朋友。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