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我看到CNN進入Google實驗室拍攝的畫面,其中有人看似在聲控小小機器人,還有車床切割金屬,我略感訝異,在這家軟體公司竟會出現大頑童與小玩具的「遊樂場」?
Google的工程師一年有20%自由支配的時間,可投入有興趣的研發工程,並賦予實踐發想的平台,那也就是Google Lab了。
Google不吝嗇給員工創意夢想的空間,而這些通過測試的服務總是讓我們驚喜不已,如Google Earth 3D建築的Building Maker、線上展示3D人體模型的Google Body Browser,只要移動滑鼠就旋轉視角,縮放或透視人體各部位的血管、骨骼、內臟分佈,另外,還有蒐集網路上慣用字詞,協助使用者快速輸入完整句子的Google Scribe等等。
Google服務在端上盤子給全球享用之前,總要先經過內部「吃狗食」(dogfooding)的過程,即是所有員工試用看是否可進行下一步研發步驟,同時開放網友試用評比是否進一步研發產品,秉持實驗精神,蒐集試用者的意見後,調整服務內容,直到開發出成熟的產品。
我無意間發現一篇文章是提到Google Lab的產品"10 Google Labs Experiments You Should Know",發現幾個有趣的點子,原來科技真的來自於人性,我也從中體會到Google雖然美感設計不佳,但創造更好的發明讓生活更好的基本想法,還是挺酷的。
1. App Inventor For Android
平民小女子的我也可以晉身為軟體設計師? 我可不是做白日夢,Google真的把軟體程式設計這原本高不可測的學問,拉近距離變得相當親民。
看過影片之後,你是不是信心大增,好像只要做幾個拖曳的動作,接上手機,你就有自家獨一無二的App了。
等會我進去試做一個麥寶的App看看。
入寶山不要空手而回喔:http://appinventor.googlelabs.com/about/
2. Google Shared Spaces
協同作業這個點子我一向認為很酷,畢竟大家分散各地,要討論一件事,要是非三方通話可以完成,或MSN、Skype可以解決,那你能依賴哪一種工具,幫大家建立「共識」呢?
Google這項小創意,只不過把大家習以為常的七嘴八舌,可以納入Google Lab平台,讓遙遠的一方,跟你面對同一個電子白板,家常日用品採購,你也不用問東問西,大家齊聚Listy去填寫清單吧;討論聚餐地點,提議的人講了三、四個餐廳,那麼大家來Yes/No/Maybe投票表決吧;三五好友想辦個旅遊團,那麼到Travel WithMe,對著地圖來個即時通訊,想去哪裡就從Google Map找出來,附近景點建議還一應俱全呢。
光這樣簡單串起來,就提升不少趣味性。畢竟大家沒有美國時間,還靠電話、電子郵件來溝通,只要一個「場所」,讓大家加入虛擬環境,不管是偷閒玩玩數獨,跟朋友打油詩,認真討論露營要帶的物品,你都在Google無處不在的「場所」找到自由發聲樂園。
要是Google能充分開發這好產品,並延伸出來更多協同作業的程式,相信很多人都會對Google改觀,原來Google也可以很好玩。
集聚一堂的小密室,你不去就落伍了:http://sharedspaces.googlelabs.com/
3. Google Fast Flip
前些時候早就知道Google出Fast Flip這個「媒體櫃」,我沒時間閒晃,常擺在一邊,可是你一旦用上會有上癮的症狀,不斷搜尋遨遊在世界主流媒體,不管是科技迷關注的PC Word、TechCrunch,或是金融、新聞Reuters、Bloomberg,只要你在搜尋欄鍵入關鍵字,你有如坐等瀏覽世界寰宇,不用去一一搜尋,今日最新消息盡在這一頁。我打iPhone 5這個字試試,出現各式各樣網頁,不管是九月才要上市的新聞,或有沒有NFC的謠言,你一次能在各「主流」網站瀏覽到相關資訊,簡直跟用關鍵報告一樣出神入化。
不用猶豫,去逛一逛媒體櫃,見識Google在搜尋的神奇之手吧:http://fastflip.googlelabs.com/
4. Google News Timeline
這個產品跟上述的Fast Flip有異曲同工之妙,而News Timeline的時間軸概念,將事件脈絡可循的痕跡按日期排列,或許你找得到一件事的前因後果報導,也可能一無所獲,畢竟這個只是實驗品,在增加搜尋資源上,你也可以發現在這個微型搜尋器裡,你並沒有看到包羅萬象的新聞媒體,我用《Chromebook》找到也僅限於Engadget、Google Blog和Wikipedia Events的結果,呈現的畫面確有Wired News、Technorati、CNET等新聞連結,但往前並沒有更多搜尋資源,可見這產品還不夠成熟。
從這新聞搜尋服務,我很想大膽推測Google有推出副牌產品的可能性,卻總覺得這搜尋與Google原本的服務並沒有太多差異化表現。News Timeline的簡潔UI設計還是很有Google一貫作風,試圖用分門別類來替代在Google眼花撩亂的搜尋結果,這種企圖是否能正中入懷,我倒是蠻存疑的。畢竟,複合選擇能找出更多元的結果。如為了找音樂,而忽略科技、媒體其他報導結果,可能我就沒有找到Lady Gaga與遊戲開發商Zynga攜手《GagaVille》的消息了。
其實News Timeline可以閒逛一下,體驗時間軸的設計:http://newstimeline.googlelabs.com/
5. Google Scribe
寫詩作文需要有人提點? 到Google Scribe寫文章,它就是你的語文老師。Google Scribe的字詞自動建議功能,是不是跟Google原有的搜尋字串結果如出一轍,你打完一個字,按Space,下一個字(數個選擇)等在後面,你可以寫你的句子。Google Scribe的輔助功能對英文寫作或多或少有點幫助,拼字檢查當然不用說,連片語也能提示,這點對常搞不清楚後面接什麼連接詞的人來說,發揮了小老師的指揮功用。
如果不想在Word打英文報告,不妨到Google Scribe來尋找創作靈感,畢竟它多少可以幫你想幾個英文單字湊合來用。
要是Google Scribe能更有人工智慧,而不時按你寫作主題,在旁邊跑出幾個大文豪的名言語錄,或常用的片語、字彙,這樣寫作起來真的會很有趣。
Google Scribe沒有幾把刷子,只是有一把可以出餿主意的英文提卡機:http://scribe.googlelabs.com/
以上五個是我看了會玩一下的小玩意,Google實驗室(請造訪:http://www.googlelabs.com/)其他玩意其實也可以隨意逛逛,手機端用的Gesture Search、Google Shopper、Google Goggles、Google Listen可能多少因語言關係不具實用性,但不可忽略那些都可能在下一世代成為溝通的主軸,頗期待產品服務更成熟,並推展出中文語言後,我們的生活可以因此更便利,更多采多姿。
只不過我對Google發展社交功能的實驗實在不敢領教了...Google工程師還是做他們技術為上的產品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