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大陸人來台撒錢,竟鬧得沸沸揚揚,說踐踏了台灣人的尊嚴。說實在,我並沒有對他有很大的反感,新聞看來有兩極評價,一派高舉偽善的抗議旗幟,另一派對高調行善的大陸企業家來台當善財老公公,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。
Wiki一下陳光標的背景,1968年生,是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公司的董事長。說穿了,他是台灣俗稱撿破爛起家,靠得是垃圾回收,在大陸要求得一張環保的牌可不簡單,政商關係維持要好,生意才能蒸蒸日上。那他又是那時候認識公務員的妻子,八成走政府機關得地利之便,贏了銀子又贏得美嬌娘。
他在2008年汶川地震出錢出力救災,被溫家寶讚揚稱為「有良知、有感情、心繫災區的企業家」。雖對岸講起稱號都是誇張到可以讓人下巴掉下來,但至少他捐錢是不手軟的,2008年中國慈善排行榜,他可是榜首,人稱「中國首善」,可不是空口無憑。
他率領一團來台灣沿路撒錢,原本講要撒五億,結果台灣人太熱情,讓他決定五月再來一趟,這次就意思意思撒個6500萬吧。
為善不欲人知 vs 拋磚引玉
我原本對這則新聞一笑置之,不過是一個有錢人,來台灣捐錢,有什麼了不起。剛好連日來,台灣首富鴻海郭台銘舉辦花博慈善,這條新聞相對要與陳光標比較,郭台銘就下了個評語: 「捐錢可以不用赤裸裸」,言下之意,陳大善人為善要欲人知的高調行徑,引起台灣企業家的斥之以鼻。當然旁邊有則新聞是台灣企業家也不想愛心落於人後,紛紛年節捐助幾百萬給慈善機構、政府機關。
可悲的是,大家焦點都還在這個人大剌剌地觸碰台灣人尊嚴這回事,可憐的是,政府救不到的那一面,低收入、失業的一群嗷嗷待哺,想闖過年節這難關的同胞,都要搶破頭去磕頭去跪求紅包,不顧尊嚴地求個錢好過年。
過完年之後呢? 撒完錢之後? 渴求生活依靠的恐懼還在,那盞大善人明燈,並無法拯救幾十萬貧苦的心靈,且不管如何,他意不在你感不感激,他想大展善舉展現他捐款的魄力,阻止他堆錢牆沒關係,勸阻他別沿路撒紅包也不在意,他秉持「高調行善」的初衷,即使儘量想低調也抵不過新聞媒體緊迫噬血的追挖。
不給魚吃也要教釣魚
臨走送秋波,標哥說回去要號召其他老闆董座來闢建一條穿越海峽的海底高鐵,這樣他可以更快來台灣行善。
這點要是不泛政治化,我們理當鼓掌稱慶,可惜他美意總被曲解,馬政府考量政治敏感,不想理會人民感受下,予以婉謝(以上僅為演繹猜測)。
要人民活得有尊嚴,得有一支好的釣竿,並請人來教怎麼釣魚。豈料過了四年,我們還在大陸憑藉ECFA予取予求,我們準備在經濟的談判籌碼節節敗退,怎樣餬口成了大家心中隱憂,對岸來搶工作,對岸來搶農漁民的財路,對岸來捏著我們的脖子,要我們怎樣才能不對陳大善人反感呢?
乘以級數的為善常樂,應是給予一線希望,而不是一閃即逝的美善。很多人生活窮拮,但總有一線真善光芒是隱性的,各地小角落認真努力生活著的人,散發出這道光,溫煦美麗,有著好親近的溫暖,即使冷漠到處有,我們還是相信奮鬥向上的實在價值,不管用什麼方式都在某個時刻感染著我們。
統一超商與世界展望會合作,封店半小時招待學童入店選禮物。學童拿得多半是生活用品,給的是家裡的人,不是自己想的。
餽贈金錢還不如這般良善美意更讓人感動。
比起6500萬,這點給弱勢學童的小小驚喜,不足為奇,卻在小小心靈留下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的種子,無私與善心的禮遇,並存在行善與社會行動間,可以堆沙成塔,滴水成河,人心之向善,才是美麗的因子,活化在我們生活周遭的人,進而能猶見拋磚引玉的善意,普救更多需要的人。
至於標哥美意雖好,掌聲當然要給你。可是,作法粗糙,跟台灣企業家學學,要真正入境隨俗,調整行善的角度,不是量多就美,也不是錢多好辦事,只要在歧見與交流互有影響下,我們可以給標哥想要的自我滿足,也同樣滿足了政府顧及不到求財若渴的普羅貧民,嗆聲噓聲也不會摩肩擦踵而至,而能正面予以肯定,期許不是一蹴而「救」的自負自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