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短六年,換算成網路光陰,可說是瞬息萬變的時間長度,就在昨天Facebook高高興興迎接六歲生日,以全球最大社交網站之姿,昂首闊步引領向前。
5億用戶! 數字5後面接了多少個零,儼然是「一個國家」這用詞,浩浩蕩蕩揭示了它神奇的地位。
聲勢看漲的旁邊總有人提著水桶準備潑冷水,可是不見相關反Facebook報導,(除了隱私權標題以外),自遊戲誘因退下來的潛水一族,佔了5億這數字的比例,目前還沒有公信數據可提供。以我來說,Facebook頂多是我的「通訊錄」,一個除了電話簿還有可能與同學、朋友、網友互動聯絡的「地方」。有人寄出邀請要加入我,我才登入去按下「允許」,不認識的人按「忽略」,一週大概上去一次,頻率不會太密集,就如同我對Facebook的態度,熟或不熟都集中在一塊,個人化留言僅有小貓兩三隻會表示看法,更多人當Facebook是註冊過的一個帳號罷了,九成五以上的人自顧玩遊戲、測驗,而這已經比剛開始少了很多了,我懷疑粉絲專頁的魔力,那些排名不過是學生族群,或25歲以上上班族才會追逐吧?
不管如何,視之為當紅行銷炸子雞,不接觸的人也要知道兩三事,怎樣提升你個人Facebook造訪流量,當作一次經營個人品牌的基本認知,也是身為網路人必學的一門課。
今日就拿這則國外文章 10 Ways to Grow Your Facebook Page Following,看看10招「基本功」。
- 刊登有料。這不用多說,是任何網站文章出品的首要條件。喃喃自語沒人看,稀奇古怪少人理,提出建設性見解,才是擦亮風格的獨門撇步。
- 獎賞死忠。支持者的忠心耿耿要換來你的漠視,那肯定就算坐擁百人千人粉絲、朋友,還不是沒人鳥你。為懂著欣賞你的人,給他一點special (請自個發揮想像力,要切合你個人風格主題),相信回應會更踴躍。
- 八爪章魚。一個人擁有一個以上社交網路極為普遍,怎樣借力使力吸引到FB,端看自己在網路的投注影響力。
- 雙贏策略。你自己的網站還沒跟FB做連結? 那可就落伍囉,放個Like (讚)的套件,充分發揮口碑傳播的神奇一指功。
- 機婆萬歲。提醒你的網友記得按個回應,分享給其他人,可要不厭其煩,100次總有一次可以說服他傳送出去吧! 不過,誘因是什麼,要看個人魅力囉。
- 走過痕跡。凡走過必留痕跡,這話套用在你行走網路江湖,可一點也沒說錯,去Mobile 01論壇評論或刊登文章,尾端留下「FB註冊商標」,以論壇網站的龐大流量,總有不少人會看到你的「簽名檔」。於是乎,多逛逛外面的世界,別蹲在自己FB家裡,才能創造更多人想加入你。
- 主動出擊。「互動、互動、互動」是社交網站的特色跟不變吸引人的特質,朋友有難,提出疑難雜症,你知道xx哪裡買? OK,我知道。你自己花了點時間幫他找出答案,你說朋友有沒有感動到痛哭流涕。(這也太...誇張了!)
- 喫好相報。獨(讀)樂樂不如眾樂樂,看好別人FB寫不錯的資訊,轉載給其他人,是一種分享的基本原理。下次哪裡有好康,記得通知我。
- 走出水井。參與別人的FB,當然別人對你也多了份關注,自動會上去你的地盤留言,這點就是串門子的老生常談,你不是自戀到以為別人會自動造訪吧,一定是互相往來,互通有無,互相關心,才能成為彼此真誠的網路伙伴。除FB一地外,外面繽紛世界更是你留下足跡,留下交換FB的大好機會。
- 合縱連橫。「活動」是交流的更上層樓,虛擬化為實體見面,同時創造話題與流量,此時一加一,大於三的活動方程式,的確比單打獨鬥來得好,尤其個人品牌要走出FB的自閉傾向,更需要借朋友FB一臂之力,攜手聯辦來場比武擂臺(太激烈),或一場友好同樂聚會吧。
當你(個人)不若企業品牌花得起錢請工讀生顧FB,也沒有經費請行銷公司開發活動/遊戲程式,你唯一關注的焦點問題只有一個:「不要問FB為你帶來什麼,只問你為FB網民做了什麼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