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覺得 Google 致力蒐集網路資訊儲存習慣,之前曾推出書籤管理員,既不叫好也不叫座,實用導向美意雖佳,但怎就是沒有引起太大共鳴,大家甚至寧願換回舊版。如今 Google 還是不放棄,最近推出 Save to Google 這個擴充套件,只要安裝,瀏覽器出現黃色小星星圖案,以後想儲存網頁資料,就按一下就能收藏。
聽起來不就跟 Pocket 一樣? 如果你像我一樣本來就有用 Pocket 閱讀習慣,怎會想琵琶別抱,用另一個看起來顯得陽春的工具《Save to Google》呢?更何況 Google 也未免太急就章了,網頁即使可以儲存,但稍後想去查看,出現卻是令人討厭的「404 網頁不存在」的畫面。
逼得我得從儲存網址從 https://www.google.com/save 改為: https://www.google.com/save/me?gl=us&hl=en,進去一看,沒有太令人驚奇的介面設計,不過就是參考了 Pinterest 圖片流設計而已,還沒人家好看,豐富多元分享功能。
Chrome Web Store 下載:https://chrome.google.com/webstore/detail/save-to-google/meoeeoaohbmgbocpdpnjklmfmjjagkkf
試用完畢,就只有一個心得,Google 這麼大公司投入書籤管理設計資源,難道是捉襟見肘嗎? 連社群分享功能想都沒想過,自家 Google+ 呢?
我倒寧願 Save to Google 功能能整個打包到 Google Keep 還比較實在呢,跟 Evernote Web Clipper 學學嘛,這樣整合不是比較多人舉雙手叫好。
反正也不是第一次被 Google 實驗產品呼弄,讓我換個心情,試用臉書的書籤工具《Save This!》,用滑鼠將圖案拖曳到瀏覽器工具列,以後看到網頁想儲存,也是按一下圖示,就能放進臉書「我的珍藏」。
比較臉書和 Google 兩個網頁書籤工具,Google 仍站直覺優勢,按一次就完成儲存,不像臉書還要再按一次 Save to Facebook 按鈕;但用臉書書籤工具可以直接分享,Google 反倒什麼都沒有。不過,Google 擅以搜尋見長,若是收集資料一多,有個可靠的搜尋功能,找起來還是比較方便,即是 Google 訴求圖像跟字母順序分類,你能善用新增標記,活用標籤,找起來會更輕鬆。
即使兩個都試用過也比較了,我怎一點也不怎心動,畢竟功能完善的 Pocket 早已佔據我心,多年以來,始終沒讓我失望過,分享到 Twitter、臉書,還是 Buffer、Email 都很好用,用 IFTTT 串連轉存到 Evernote 也能充分整合資訊,就算後進工具號稱多強大,我始終如一保持一個按鈕,那就是 Pocket。這是 Julia 個人體驗心得,若 Save to Google 能改版功能變得更齊全,或許可成為我第二個選項,其次才是臉書的 Save This。
★ 感謝你喜歡這篇文章,轉載分享時請尊重作者著作權,註明出處及原文網址,我在 Google+ 和 Facebook 同步分享,歡迎留言交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