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街上,我東張西望,尋找一個可拍的角落,為了光影,我駐足,構思之後,我等待有人走過去,要是能走到亮點的地方最好,我默想也期待著。在萬華某個巷子口,午後陽光灑落,形成一道令人著迷的光影,但還要有個人走過,為畫面增添動感,我擋在巷口,調好焦段,舉起相機,巷子的盡頭有間小廟,瞥見幾個人拜完,卻沒往我的方向走。
拍照之路從來都是一個人走,面對未知數,自己評估,要為這個心目中想要的畫面,付出多少,也許要等好一會兒,最後可能光沒了拍不成。
等待是一種修行
有時等不到人走過,只能看著光漸漸流逝,雖感可惜,但這也是這條路我最常遇到的情況。有篇介紹國外街拍攝影師的專訪,採訪問到你會為了某個畫面等多久,我印象很深刻,他回答15分鐘。這時間或許是天人交戰的極限,前五分鐘等待,帶點期待興奮,五分鐘過去,開始懷疑這條路會有人走過嗎,但還能按耐焦急情緒,畢竟等都等了,畫面如果完成該多好;等待的過程不是眼巴巴看著前方,手舉久也是會痠,我左顧右盼,開始考慮要不要放棄,此時不遠處來了拉著菜籃婦人接近巷口,會直走還是轉進巷子,要是有擲筊,出現是笑筊,還是聖筊呢?
這位阿姨轉進巷子了,我舉起相機,確認構圖比例,希望她能走進亮光位置,我想有很大機會可以拍到,她緩緩往前走,我聽到背後有摩托車聲音,一位外送員靠近,我有點心急,那位阿姨快走到亮點,我啟動連拍。外送員好像說可以過嗎,我轉過頭小聲說,等我一下,然後一直按快門,畫面應該有了,我向沒有急躁罵我擋路的那位外送員點頭示意說謝謝,要是我感受他沒有耐心,我應該會識趣走開,我會執著要拍下去,要謝謝他的寬容等待。
我常或蹲或站在騎樓、巷口,及任何一處角落等待,拿著相機取景,路人在靠近之際會站住不動,怕干擾我拍照,我不見得正在拍,我會用手示意,或說可以過,他們才從我面前經過,有些人會說謝謝,唉呀,應該是我該向你們說謝謝,雖不見得我擋路,你們卻願意尊重拍攝者,我聽到心裡會感到一絲暖流。
拍照之路還很長,要自己一個人走
拍照之路是孤獨者的修行,我儘量避免因太專注去引起不必要的誤會,例如我拍車子玻璃窗為拍反射,可能車主經過會以為我在拍照檢舉,對我有敵意,我通常會走開。街拍有不同流派,有的人正面拍路人,直接大膽,也有保持距離的街景人物,展現建築、幾何與光影的變化美感,我屬於後者,但有逼近人物拍攝主題,影像衝擊是另一種拍攝體驗,感受各種眼神、情緒,心理沒有強大是無法消化這些挑戰。我坦然走著自己的拍攝節奏,按下快門的瞬間,影像的呈現大致有底,拍到當然雀躍,要是苦等不到的落空情緒,我也是得趕快收拾好心情,在遺憾中追求下一個可拍的方向,某一道光,總是等著我去發掘,路還很長,要自己一個人走。
★感謝你喜歡這篇文章,轉載分享時請尊重作者著作權,註明出處及原文網址,我在 Facebook 粉專同步分享,歡迎留言交流。
★臉書粉絲專頁 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julia00says/
★ Instagram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julia0_0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