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聽聞 Google 要推出筆記應用 NotebookLM,當時我以為是 Google Keep 的升級版,還蠻期待 Notebooklm 帶來重磅級筆記體驗,結果一點進去,原來只是 AI 驅動的協作工具,並不是筆記管理型態,感到小小失望。
https://notebooklm.google.com/
雖是 Google NotebookLM 名稱讓我誤會一場,我還是進去一探究竟,介面果然很有 Google 一貫「簡潔」風格,沒有多餘設計,點「新增筆記本」,可由雲端硬碟找資料上傳,或由電腦上傳 PDF、txt 文字檔案,或複製網頁文字內容、網址。
我從 Email 複製一大段英文,主要是講述攝影構圖的框架應用,貼上 NotebookLM,生成一段『摘要』,而且是中文💓,還分類有主題、類型、應用,可以濃縮中文摘要,這樣你就滿足了 嗎? 再多測試一下 Gemini Pro 1.5 的能耐,右邊對話框有幾個針對我上傳文字內容所提的「建議」,我選了其中一個提問,算是翻譯英文所整理的一段內容。若你只是把 NotebookLM 當「翻譯」也行,但要能發揮 Gemini Pro 1.5 最大效用在於你能不能問出所以然,要是你沒有理解文本內容,以及之所以舉一反三要撈出你要資訊,你很容易在 AI 生成內容原地打轉。
對話與提問建議 |
我剛開始並沒有詳細閱讀英文原文,只是大概瞄幾眼,輸入後一直被 NotebookLM 提問建議帶著走,發現都只是原文內容的文字重組而已。如果你在對話框輸入想知道某個詞彙更多訊息,系統回饋給你的只限於文本資料來源。
💪Google NotebookLM 好用在哪裡
我用 NotebookLM 來「實驗」整理資料的功效,能將一整個英文網頁做成中文摘要,功能實屬強大,要是資料一多,光靠 NotebookLM 來「消化」並「彙整」,就能省了不少時間。這樣會不會是一種偷吃步的概念呢? 完全餵資料給 AI 處理,後面再來拼拼湊湊,簡直就是做報告的神奇利器。要是我寫論文的時候有這個工具,我就不用花那麼多時間讀完文獻資料,說不定可以更快完成學業?
這次我想做一個攝影構圖裡框架的資料研究,找了好幾篇英文攝影網頁文章,也有中文論文,自己先篩選一輪摘要,在對話過程,把想要留下的資訊按右上角的釘選成記事,再把全部記事選取,交由 NotebookLM 處理成「製作摘要」、「提供相關想法」、「製作學習指南」、「建立大綱」或「合併記事」。我選擇建立大綱方式,把搜尋到的資料上傳之後,集合數個記事,最後呈現一個看似結構完整的大綱內容。
如果你是研究生,就能明白找文獻資料,閱讀後整理有多繁雜,歷時許久,曠日廢時啊,有 AI替你做前期處理,當然有不少好處,可以在摘要出現後,馬上判斷資料可用度,甚至找出資料的重複內容。但並不保證 NotebookLM 幫你處理的濃縮內容都完美無誤,一如底下早就告訴你:NotebookLM 有時仍可能會提供不準確的回應,建議你自行確認事實。
NotebookLM 在 AI 演算下能呈現資料系統性整理,幫助不少研究與自主學習者快速擷取重點,並從提問的建議或你的提問,找出更多資料的相關聯性,但目前為實驗階段,我認為介面有待改善,Google 在這方面實在做得太弱,要在記事小小框裡輸入,讓人費力耗神,還有幾次演算會發現內容不斷重複,是否能有效篩選,以及針對某幾則上傳內容做交叉比對,我試了幾次,好像成效不大。
👀你會常使用 Google NotebookLM?
當我自己會問標題這種問題,即表示我不會用 Google NotebookLM 做筆記,原因很簡單,我沒有篩選海量資訊的需要,除非像以前要寫論文,每天沉浸在成推參考資料,快被讀不完的壓力轟炸到崩潰,不然蒐集的資料要是不多,靠自己分析整理就夠了。
再者,Google NotebookLM的介面真的很陽春,連設計都談不上,當記事框架僵硬, 你根本無法專心投入,我剛開始用就是上傳一堆資料,資料內容已經算是大同小異,再經 AI 分析處理,只是拆解後的幾個片段總合,我必須另用筆記整理,不然被一堆在AI「對話」建議所產生的新「記事」給搞混,到底我要濃縮資料就好,還是我沉浸在對話的舉例內容,激發新的靈感呢?
😀最近新增功能:語音生成 Podcast
音訊生成需要一段時間 |
語音生成 |
變更播放速度 |
★感謝你喜歡這篇文章,轉載分享時請尊重作者著作權,註明出處及原文網址,我在 Facebook 粉專同步分享,歡迎留言交流。
★臉書粉絲專頁 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julia00says/
★ Instagram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julia0_0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