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s

Tuesday, October 14, 2014

我們老了嗎? 人間條件六說給六七年級生的嘆息與啟示

人間條件六謝幕時,照例請出吳念真,為整齣戲做個總結,跟大家說說話。「觀眾中很多人不知道演員是誰,劇情說什麼,就買票進場」,吳導這樣說,不就在說我?! 我從人間條件四開始看,看到今年以六年級為故事主軸的系列六,每一年看完,內心有許多謂歎,走出去臉上掛著沒擦乾的淚痕,回家洗完澡,夜深人靜回想戲中每段情節,細細娓娓扒開我們心中糾結與憂愁,不見得是所有人的寫照,卻是最貼近我們這世代的想法。

Image via 綠光劇團部落格

屬於 30、40 歲世代的我們,是夾在照護父母與養育子女之間的三明治,所謂不年輕也不算太老的中年人,成了「人間條件六」的角色設定。排出五段關係支線,講述老爸中風兒子辭職在家照顧的壓力,女友父母一天到晚吵架鬧離婚。育有一子一女小康家庭,男主人從小成績優異,考進當公務員,成了父親驕傲,卻面臨中年失業危機。年輕夫妻經歷婚姻危機,想生個小孩彌補愛情缺憾,始終徘徊在當父母的真諦與意義。以及父親栽培從小送到國外唸書的兒子,回國接班當企業第二代,陷入繼承家業與尋找夢想的迷惘中。

人生卡在上不上也下不下的尷尬階段,社會說 30幾歲、40幾歲是中堅分子,卻要經歷所有排山倒海而來的批判與懊悔,看見鏡中不得志的自己,反射對下一代教育的苛求,殊不知「唯有讀書高」這句金科玉律害了自己,一生追求分數的標準,養成了眼高手低的怪獸,而陷入失業困境。這點在場年紀相仿的人心有戚戚焉,好的分數進好的學校,有好的出路享好的人生,幸運的有父母安排操盤,出國留學喝個洋墨水,回來可以找到優渥薪資的工作,生在中產階級家庭的小孩,自己拼死拼活考上志願學校,埋在書堆裡,期望有朝一日功成名就有出頭天。這套我們父母教養的法則,不知道讓多少人即使唸不感興趣的科系,仍要為前途著想,放棄自己夢想,追逐大多數認同的成功之路。

不相信你問問周遭當父母的朋友,是不是送小孩去才藝班、補習班,還認為考試比興趣還重要。

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想法禁錮著青春想像飛揚的自由,父母那一輩胼手胝足早出晚歸,一點一滴省下來纘錢為了生活,再苦也要讓小孩上學。看看四五年級的大哥大姊,立足於社會,成了中產階級,繼續用這樣的教養方式,叫小孩專心好好讀書,其他不用管。結果時代一變遷,鐵飯碗不再想像那樣牢靠,十二年國教搞死家長跟學生,背房貸成了往後20年、30年的十字架,走在街上隨便一塊招牌掉下來會砸到一名大學生,民主被 30秒黑箱服貿踐踏,我們淪為只想求一頓吃得安心的飯,卻像是回不去的劇情,看著一幕幕令人匪夷所思的景象如走馬燈跑個不停。

跟著劇情看我們存在的時代現象,預見不久將來你我的模樣,哀嘆老了,心如一池攪不動的死水,對任何事不再抱著希望。那將...多可悲...

一切難關總有過去的時候,戲一到尾端本能拉回主場,再怎樣醜陋的傷口,總有痊癒結痂的一天,結局是一場場救贖。每一段感情關係各自談著和解,用幽默為親情傷痕貼上 OK繃,用理解為夫妻要不要走下去寫了同意書,用希望撫慰平凡人生的不滿足,用誠實來面對父子間僵持對峙的界線。雖然我們清楚知道,戲裡每段關係有了交代,而走出戲外才是真實人生,當我們走在徬徨道路上,不見得能做出正確選擇,也許傷害了別人,自己走得跌跌撞撞,即使如此,我們必須忍受、壓抑、無奈與犧牲,直到勇敢站起來,不被鬼打牆的因果關係糾纏人生,只有理解了,清楚了,才會想要繼續活到精疲力竭,才罷休。

★ 感謝你喜歡這篇文章,轉載分享時請尊重作者著作權,註明出處及原文網址,我在 Google+ 同步分享,歡迎留言交流!